資訊中心
四種常見的混凝土質量缺陷及預防措施
收縮裂紋和裂縫:
產生原因分析:混凝土初凝時間較長,自身收縮較大,加之鋼筋保護層厚度局部小于5cm,產生矩陣型的收縮裂紋。覆蓋薄膜后,混凝土和薄膜之間有泌水產生隔離,薄膜起不到作用,產生收縮裂紋,且沒有進行二次抹面。
預防措施:1、在混凝土初凝后,可以站人但表面還能產生鞋印的情況下,進行二次收面,大范圍采用抹面機,預埋鋼筋和模板夾角處采用手工抹面。2、終凝后及時覆蓋養生土工布,并灑水,灑水程度土工布濕潤腳踩有水擠出即可,常規每2~4個小時灑水一次,根據天氣情況,讓土 工布一直保持濕潤就滿足要求。
蜂窩和麻面:
產生原因分析:混凝土和易性不良且存在過振現象,造成離析產生蜂窩和孔洞?;炷羷倓傉駬v完畢,在氣泡沒有完全上浮完成時就覆蓋了薄膜,且薄膜與混凝土面密貼較好,氣泡在混凝土表面成氣孔?;炷琳駬v完成,在氣泡上浮過程中覆蓋薄膜產生的氣包,且沒有進行二次收面,這是產生表面麻面的主要原因。
預防措施及方法:1、表面盡量使用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2、混凝土振搗密實以后,間隔20分鐘左右的時間再覆蓋薄膜,覆蓋前確定表面沒有泌水,且要進行收面。3、初凝后,掀開薄膜觀察,有蜂窩和麻面的再次進行一次抹面。
孔洞和不規則接茬:
產生原因分析:模板加固不嚴謹,有跑?,F象,布料隨意,振搗隨意,模板漏漿造成混凝土不成形,不規則,不但實體質量有隱患,接茬不利,外觀質量也很差。
預防措施:1、布料要均勻,特別是在外墻設有止水鋼板的位置。2、振搗要把控好,不可過振,也不可漏振,在夜間施工時,準備好手提照明設備。3、混凝土初凝后,及時剔除布料時撒在模板以外的混凝土和振搗后跑出模板以外的混凝土。
均質性差,存在強度隱患:
第一種情況:滿鋪第一層,在澆筑第二層時,第一層已經初凝,易產生分層,對混凝土的整體性有很大的影響。第二種情況:與第一種情況相同,且布料隨意,沒有章法,隨意性強。再者混凝土到場太慢,凝固時間較快,一般4小時內即終凝。第三種種情況:在伸縮縫周圍先進行封邊,且有的部位產生漏振,待上部混凝土再澆筑時,封邊混凝土已經終凝。
產生原因分析:1、大體積混凝土使用一臺泵車相對來說不能滿足澆筑要求。2、混凝土凝固時間與常規小體積混凝土相同,相對于大體積澆筑來說,略快。3、布料順序太隨意,沒有章法,未按照交底要求臺階法分層澆筑。4、現場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員較少,一班人疲勞作業,消極對待。
措施1: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雙泵車,或1臺泵車加一臺地泵,并專人負責混凝土的聯系,確?;炷聊芗皶r供應。
措施2:嚴格執行臺階分層澆筑法。臺階分層澆筑,即澆筑前根據澆筑厚度和寬度計算分臺階的長度,如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以臺階分層法澆筑,就要計算分層的長度,比如一塊筏板高1.2m,寬15m,長50m,那可以較大分3層,每層40cm厚,每個臺階長度按5m計算的話,就是0.4×15×5=30m3,約2車,澆筑時間25分鐘,時間上很合理。
措施3:現場組織能力須加強,配足人員,不論是一班人打到底還是分兩組輪休,較起碼的布料手2人、振搗手2人,振搗助手2人,收面2人絕不能少。在此基礎上,現場班組長還要負責對周邊模板和混凝土情況進行巡視,確?;炷敛宦?,不漲模,不漏振,不過振。
雙豐建設質量科
2019.11.28
- 上一個:2019年年度公司總結大會
- 下一個:金稅三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