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堅持到底,就有收獲
——觀袁隆平事跡有感
5月22日13點07分,新華社發布消息袁隆平老先生在湖南長沙逝世。袁隆平的離世舉國哀痛,很多網友在新聞下面評論不愿意接受這個事情,更有無數長沙市民自發為袁隆平送行。91歲的袁隆平為何如此受人尊敬?難道僅僅因為他為世界留下了造福人類的技術?我想更多的是因為袁隆平身上樸實無華的品格、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精神。
袁隆平從1964年開始研究如何種植雜交水稻,直到1975年才成功培育出第一株人工雜交水稻,自此解決中國人民吃飯難的問題。然而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腳步并未停下,他在1980-2020不斷推出第二代、第三代雜交水稻,并將雜交水稻推廣到東南亞、非洲,推向全世界,解決全世界人民的吃飯難題??梢哉f袁隆平的一生都在“種水稻”,并將“種水稻”一事做到了極致,取得了舉世輝煌的成就。
如果不是憑借一份堅持到底的精神,袁隆平難以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背后一定是無數個日夜地堅持:屠呦呦2019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但她和青蒿素的故事早已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書寫;美國女作家米切爾一生只寫了一部小說《飄》,但這部小說卻成為世界名著;六小齡童和真正的猴子相處十幾年才成就熒屏上無法復刻的經典……用更長的時間去做一件事就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做到成功,這就是堅持!所有春天的播種,必須經歷一個夏季的成長才能在秋天摘得碩果,任何一件事情也必須歷經日日夜夜的汗水澆灌才能獲得成功。堅持到底,必有收獲!
美國作家格拉德威爾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中說到: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大多數,我們可能無法取得科學家們的偉大成就,但我們可以堅持做好眼下之事,將眼下之事堅持到底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堅持完成每天的健身打卡,數月、數年之后就會獲得強健的體魄;堅持每天讀一點書,日積月累書中的墨汁就會融入你的血液成為你的氣質;堅持不斷練習自己的業務技能,將來就會成為崗位標兵、行業楷模……只要堅持,必有收獲。
雙豐建設生產科
2021年6月
- 上一個:合肥市城建檔案館“檔案話百年”活動
- 下一個:燈塔項目剪影